自出生以來我們無時無刻都受著環境的影响,而我們的思想 (Mind) 也不停地受着社會制約(Social Conditioning ) 的感染。

這種種經驗連同我們壓抑的情緒會藏著我們的身體裡。而它們會在不知不覺間影响著我們的言行。因此,我們要經常察覺它如何左右著我們的生活。然的話,我們是無法過着自主的生活。甚至,那些外在的東西便成為我們生命的主人。以下的分享希望能引發大家反思這個對生命成長來說,可算是至為重要的課題。 同時,家長亦可從中找到一些提昇自我覺察力的方法。

從經驗中學習
當家長深入地反思個人言行如何影響孩子的學習動機與表現時,絕大部份都發覺自己在督促子女自覺溫習的方法是不湊效, 甚至是產生很多像破壞親子關係及造成種種負面情緒與行為習慣等副作用。但是,他們仍然會在自覺與不自覺間繼續沿用那種管教模式。事實上, 我們無論在工作, 人際關係,及生活上都不斷地犯相同的錯誤。

世事千變萬化, 生命不停地流動, 身處的情境(包括人與物)時刻都在轉變, 但儘管我們掌握豐富的知識, 我們還會機器式地作出回應, 未能智慧地從經驗中學習。 要跳出這個循環不息的狀態, 避免再犯相同的錯誤, 我們需要一面鏡子。 而孩子是我們一面很好的鏡子。 他們天真、率直及感應能力很強。 因此,他們的言行能讓我們覺知自己的習性。 以下是兩位媽媽分享孩子對自己的回應: 就讀小四的軒軒:「媽媽, 你是否不懂笑?」而讀五年級的朗朗也有類似的心聲:「媽媽, 今天是星期天, 請你帶笑容外出, 可以嗎?」

孩子不但讓我們瞭解自己的行為模式更可以令我們深刻地體會自己內在的渴求與需要。 媽媽不想出席爸爸的社交晚宴, 但她沒有說出, 甚至可能也不察覺自己的意願。 當快要出門時, 孩子突然感到不適, 媽媽因此可以留下照顧孩子, 不用出席晚宴。 由於孩子的感覺相當敏銳,他可以接收到媽媽的感受並能顯示藏在媽媽潛意識或無意識狀態的訊息。 事實上, 絕大部份孩子的生理及情緒行為問題往往與我們未能戒掉舊模式有關。

除了透過孩子, 我們也可以做自己的鏡子, 用覺知破除舊有的習性。 我們可以想像自己是一個很獨特和專業的攝影師, 善長拍攝自己平日的生活並能很清晰地留意這個拍攝對象的言行。 這種觀照方式能很有效地幫助我們更深刻地覺察到自己是如何受著舊有的思緒影響。


謝清美 May Tse「越己堂」教育與心理顧問中心Potential En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