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收到讀者以下的電郵提問,「我家中育有一個三歲小朋友,她經常在校內做一些霸道行為,如:『我要排第一、玩Lego我要多D』。她有時愛自己一個玩,不與同學分享。但我假期帶她到兒童會所玩,我見她能與其他小朋友分享,又不是這麼霸道。另外,近日我亦發現她有一些行為好堅持,例如:我要現在看電視,就一定要現在看,不能遲、我唔洗手就唔洗手等。」
家長宜先找出囡囡在家中及學校表現「霸道」行為的原因。會否在校內曾遇過不愉快的社交經驗?會否同學間已出現爭執或排斥行為?同時,會否由於家人未能完全瞭解及接受她的負面情緒,而令她顯得更不安。因而導致在與家人相處期間表現一些對著幹的行為。另一方面,家長宜反思平日對囡囡的管教會否較為縱容或管束。因為這兩種情況都會阻礙孩子建立自律行為。同時,家人的自 責或固執行為亦會感染孩子。

在一個「培育孩子自律行為」的工作坊上,一位曾為三歲兒子的任性行為而感到極度困擾的媽媽分享他們夫婦倆依我的建議進行認真的反省及調整管教模式後,在短短兩三星期間,親子關係明顯改善,孩子不但沒有霸道行為,更懂得深深地表達對父母的愛。當晚,媽媽分享了不少令她感到快慰及感動的事。例如:「當爸爸為曾傷害及錯怪孩子的言行道歉時,兒子不但靜靜地感受,接著更主動到爸媽的房間,抱著爸爸痛哭。」因此,只要家長願意認真地面對問題的核心,反思自己的成長經驗,勇於承擔責任並嘗試踏上自己轉化的道路。一定會出現令人驚喜的進展。
而最重要的是家長相信孩子天生就充滿愛並具備真、善、美等良好本質。並願意付出無條件的愛,用心感受孩子的存在及聆聽孩子的心聲。同時,尊重及接受他的種種情緒,讓孩子自然活出真我。當孩子全然地體驗父母的愛,他便會像盛間開的花朵般、散發內在美善的芬芳。

謝清美 (May Tse)「越己堂」教育與心理顧問中心課程總監 (Potential Engine Programme Director)